- 首頁
- >綜合體育
- >綜合體育戰(zhàn)報
- >頭條
- >咬定青山不放松:國象歷屆棋后 現(xiàn)任棋后居文君
咬定青山不放松:國象歷屆棋后 現(xiàn)任棋后居文君
作者:新浪體育文章來源:足球直播吧發(fā)布日期:2020-01-03 21:09:36
文章來源博客:咬定青山不放松su
一、維拉-明契克(1906年出生于莫斯科)
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始于1927年。首屆比賽在英國倫敦舉行。共有來自七個國家的十二名女棋手進行了單循環(huán)制比賽。代表前蘇聯(lián)出戰(zhàn)的時年21歲的維拉-明契克以11戰(zhàn)10勝1和的絕對優(yōu)勢奪得冠軍,成為國際象棋史上第一位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此后從1930年至1939年,維拉-明契克又分別代表捷克斯洛伐克和英國先后六次蟬聯(lián)世界冠軍頭銜(1930年德國漢堡、1931年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1933年英國福克斯通、1935波蘭華沙、1937瑞典斯德哥爾摩和1939年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并將棋后頭銜一直保持到1944年。
1944年6月26日,倫敦遭遇了德國法西斯的大轟炸,一枚炸彈擊中了維拉在肯特郡的房子。維拉不幸遇難,年僅38歲。
為了紀念維拉-明契克對國際象棋做出的突出貢獻,1957年,國際棋聯(lián)為女子國際象棋奧林匹克團體賽設立冠軍獎杯,并將其命名為“維拉-明契克”杯。
二、柳德米拉-魯?shù)た疲?904年7月27日出生于烏克蘭)
由于二戰(zhàn)爆發(fā),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陷入了停辦狀態(tài)。而1944年,首位女子世界冠軍維拉-明契克在二戰(zhàn)倫敦大轟炸不幸遇難,世界上便處于沒有女子世界冠軍的狀態(tài)。二戰(zhàn)結束后的1948年,國際棋聯(lián)大會決定恢復因二戰(zhàn)而中斷的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1949年底至1950年初,來自12個國家的16女子頂尖棋手齊聚莫斯科,角逐新的棋后頭銜。其中東道主前蘇聯(lián)派出了魯?shù)た啤⒇惪仆蕖Ⅳ敳甲敉藓拓惵逋薜人拿迨郑溆?2名棋手來自美國、英國、法國、荷蘭、前東德等11個國家。比賽仍然采用單循環(huán)制。經(jīng)過激烈的15輪較量,東道主棋手包攬了前四名,其中魯?shù)た埔?5戰(zhàn)9勝5和1負積11.5分優(yōu)異佳績榮登冠軍寶座,成為繼維拉-明契克之后第二位女子世界冠軍。
魯?shù)た?986年辭世,享年82歲。
三、葉麗薩維塔-貝科娃(1913年11月4日出生于俄羅斯弗拉基米爾州)
1950年魯?shù)た偏@得世界冠軍后,國際棋聯(lián)更改了世界冠軍賽的賽制。選手們需要參加候選人賽,候選人賽的獲勝者才有資格向世界冠軍發(fā)起挑戰(zhàn)。1952年,貝科娃參加了女子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她以15戰(zhàn)11勝1和3負積11.5分脫穎而出,獲得向魯?shù)た铺魬?zhàn)的資格。
預定為14局的世界冠軍對抗賽于1953年在列寧格勒舉行,經(jīng)過艱苦的拉鋸戰(zhàn),貝科娃最終以7勝5負2和(8比6)擊敗魯?shù)た疲蔀槔^明契克和魯?shù)た浦蟮牡谌慌訃H象棋世界冠軍。
三年之后,貝科娃在世界冠軍賽中負于魯布佐娃,失去了冠軍頭銜。但兩年后即1958年,她在回敬賽中又把后冠重新奪了回來。1960年,她在世界冠軍賽中擊敗了挑戰(zhàn)者茲沃雷金娜衛(wèi)冕成功。直到1962年,年近五十的貝科娃以懸殊比分(2比9,4和7負)負于年僅21歲的加普林達什維莉最終失去了世界冠軍頭銜。
由于對國際象棋做出了突出貢獻,貝科娃被前蘇聯(lián)政府授予榮譽勛章。1989年,貝科娃去世,享年76歲。
四、奧爾迦-魯布佐娃(1909年8月20日出生于莫斯科)
在1950年的世界冠軍賽上,魯布佐娃以1分之差落后于魯?shù)た疲觼嗆姟?/p>
1955年,國際棋聯(lián)在莫斯科舉行了第二次世界冠軍候選人賽,共有來自多個國家的20名選手參賽。最終,46歲的魯布佐娃以13勝4和2負的優(yōu)異戰(zhàn)績勝出。國際棋聯(lián)作出規(guī)定,1956年的世界冠軍賽將由當時最強的三位棋手——前世界冠軍魯?shù)た啤F(xiàn)世界冠軍貝科娃和魯布佐娃進行八輪循環(huán)賽。最終,魯布佐娃在16盤棋中積10分,壓倒了兩位世界冠軍而榮登后座,成為第四位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此時魯布佐娃已經(jīng)47歲“高齡”了!她也創(chuàng)造了奪得世界冠軍的最高年齡紀錄,這個紀錄至今仍無人打破。
1958年,在世界冠軍賽“回敬賽”上,貝科娃以8.5比5.5戰(zhàn)勝魯布佐娃,重新奪回世界冠軍頭銜。1960年,貝科娃在世界冠軍賽中擊敗了挑戰(zhàn)者茲沃雷金娜衛(wèi)冕成功。
1994年12月13日,奧爾迦-魯布佐娃辭世,享年85歲。
五、諾娜-加普林達什維莉(1941年5月3日出生于格魯吉亞)
1961年的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上,加普林達什維莉以10勝6和的不敗戰(zhàn)績贏得了向世界冠軍貝科娃挑戰(zhàn)的資格。1962年,是加普林達什維莉棋藝生涯中永生難忘的一年,在世界冠軍挑戰(zhàn)賽上,她以7勝4和的絕對優(yōu)勢擊敗了三屆棋后貝科娃,并創(chuàng)造了女子國際象棋冠軍賽上最懸殊比分紀錄(9比2)。從那以后,加普林達什維莉又四次衛(wèi)冕成功,順利捍衛(wèi)后座長達16年之久。其中,前三次她都擊敗了來自莫斯科的同胞庫什尼爾(1965年:10比6;1969年12比7;1972年:12比11),第四次擊敗了同樣來自格魯吉亞的亞歷山德莉亞(1975年:9比4)。
加普林達什維莉成為世界冠軍后,在格魯吉亞掀起了國際象棋熱。在她的影響下,格魯吉亞涌現(xiàn)了許多著名的女子國際象棋棋手,其中包括后來的世界冠軍奇布爾達尼澤,三位世界亞軍——亞歷山德莉亞、約謝里阿妮和列維金娜等。格魯吉亞女棋手統(tǒng)治世界棋壇常達三十年之久。前國際棋聯(lián)主席坎波馬內(nèi)斯甚至說過:世界上最好的女棋手都出自第比利斯的一條街上。
1978年她被國際棋聯(lián)授予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得此稱號的女棋手。
也是在這一年,加普林達什維莉迎來了年僅17歲的同胞奇布爾達尼澤的挑戰(zhàn)。經(jīng)過頑強決斗,諾娜終以6.5比8.5落敗而失去了后冠。如果換了其他人,在保持王冠多年之后,突然遇上個急轉(zhuǎn)彎,定會灰心喪氣。可諾娜卻心平氣和地說:“這是自然法則,運動的法則……但我堅信一點,我從未損害自己冠軍的尊嚴……”
從那之后,加普林達什維莉仍然活躍在棋壇上,多次代表前蘇聯(lián)和格魯吉亞取得奧林匹克團體賽冠軍和個人臺次金牌。還多次參加世界冠軍候選人賽,不過再也未能取得世界冠軍挑戰(zhàn)權。1995年,她還獲得了女子元老世界冠軍。此外,她還曾擔任格魯吉亞奧委會主席。2005年,64歲高齡的棋壇女斗士又有驚人之舉,九月份她在荷蘭哈勒姆舉行的BDO國際象棋大師賽上超越眾多比自己小三十多歲的男棋手,勇奪冠軍,爆出特大冷門!
為了紀念加普林達什維莉?qū)ζ鍓耐怀鲐暙I,國際棋聯(lián)決定將奧林匹克團體賽的男女團體最佳獎命名為“加普林達什維莉”獎。
六、瑪雅-奇布爾達尼澤(1961年1月17日出生于格魯吉亞)
1978年,芳齡17的奇布爾達尼澤坐在了棋壇英雄加普林達什維莉面前,開始了后座之爭。最終,精神飽滿斗志昂揚的瑪雅以4勝9和2負(8.5比6.5)扳倒加普林達什維莉,成為第六位女子世界冠軍,同時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年輕的世界冠軍,并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后來,奇布爾達尼澤又四次衛(wèi)冕成功(1981年:對亞力山德莉亞8比8打平、1984年對列維金娜8.5比5.5、1986年對阿赫梅洛夫斯卡婭8.5比5.5,1988年對約謝里阿妮8.5比7.5)。
1984年,奇布爾達尼澤被國際棋聯(lián)授予男子特級大師稱號。她也成為世界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女棋手。
奇布爾達尼澤保持后冠13載,直至1991年在菲律賓馬尼拉失冕于我國棋手謝軍。在比賽結束后的第二天,正值謝軍21歲生日,她還專門去謝軍住處祝賀,其勝負不介為懷的大將風度令人折服。
失去棋后頭銜后,奇布爾達尼澤一直活躍在棋壇上,她幾乎參加了所有的世界冠軍賽和奧林匹克團體賽。她率領格魯吉亞女隊在奧林匹克團體賽實現(xiàn)三連冠,還多次取得個人臺次獎牌。
七、謝軍(1970年10月30日出生于中國河北保定)
1990年謝軍首次涉足世界冠軍賽,在3月至10月期間,謝軍連闖分區(qū)賽、區(qū)際賽、候選人循環(huán)賽、挑戰(zhàn)者賽四關,贏得了向世界冠軍蘇聯(lián)選手瑪雅-奇布爾達尼澤的挑戰(zhàn)資格。引起棋壇轟動。
1991年9月26日,21歲的謝軍前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參加世界冠軍爭奪戰(zhàn)。經(jīng)過15盤殊死搏斗,謝軍最后以四勝二負九和(8.5比6.5)提前結束了這場被譽為“世紀之戰(zhàn)”的世界冠軍爭奪戰(zhàn),榮登后座!成為國際象棋史上第七位女子國際象棋冠軍。她也是登上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寶座的第一個亞洲人(包括男女),改寫了國際象棋歐美選手一統(tǒng)天下的歷史。
1993年10月24日—11月17日,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城,謝軍以8.5比2.5的絕對優(yōu)勢輕松擊敗格魯吉亞的約謝里阿妮衛(wèi)冕成功!同時獲得男子國際特級大師稱號。
1996年2月20日,在西班牙哈恩,謝軍以2勝5和6敗的成績負于匈牙利選手蘇珊-波爾加,衛(wèi)冕失敗。
1997年12月,謝軍卷土重來,在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候選人賽上艱難出線,并在挑戰(zhàn)者賽上因俄羅斯棋手加里亞莫娃棄權,不戰(zhàn)而勝獲得了向蘇珊-波爾加發(fā)起挑戰(zhàn)的資格。然而蘇珊-波爾加卻以種種理由拒絕衛(wèi)冕,最終經(jīng)過漫長的談判,國際棋聯(lián)忍無可忍,剝奪了她的世界冠軍稱號,并宣布由謝軍和挑戰(zhàn)者賽棄權告負的加里亞莫娃爭奪新一屆世界冠軍。
1999年,在俄羅斯喀山和中國沈陽兩地舉辦的世界冠軍賽中,謝軍以8.5比6.5戰(zhàn)勝加里亞莫娃,第三次獲得世界冠軍稱號。
2000年,國際棋聯(lián)推行了淘汰賽制的世界冠軍賽,謝軍從容應戰(zhàn),整個比賽未失一盤,順利奪冠。成為唯一一位既在傳統(tǒng)賽制奪冠又在淘汰賽制奪冠的棋手。國際棋聯(lián)主席伊柳姆日諾夫贊揚謝軍——“無論在傳統(tǒng)賽制下,還是在新賽制下,謝軍都是最優(yōu)秀的棋手”。
此外,從1988年起謝軍參加了除2002年奧賽之外的所有奧賽,并率領中國隊獲得1998年、2000年和2004年奧賽冠軍。
2002年,謝軍接連當選北京棋院院長和國際棋聯(lián)女子委員會主席。
八、蘇珊-波爾加(1969年4月19日出生于匈牙利布達佩斯)
1984年蘇珊15歲時,她的等級分達到2405,排名女子世界第一,超過了當時的女子世界冠軍奇布爾達尼澤(2375)。
16歲時,蘇珊的等級分要比同年齡的卡爾波夫還要高。17歲時,蘇珊成為世界上18歲以下所有男女棋手中等級分最高的人。1991年,蘇珊獲得了男子特級大師稱號。成為歷史上第三個獲得此稱號女棋手。與加普林達什維莉和奇布爾達尼澤不同的是,蘇珊是第一個通過男子比賽而獲得男子特級大師稱號的女棋手(加普林達什維莉和奇布爾達尼澤是因為貢獻突出而獲此稱號)。
1992年,蘇珊決定參加女子世界冠軍賽。此前,除了兩次奧林匹克團體賽之外,蘇珊幾乎沒有參加過女子比賽。然而,蘇珊奪取世界冠軍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1992年,在上海舉行的九強賽上,蘇珊以較大優(yōu)勢獲得第一名,但在1993年年初舉行的世界冠軍挑戰(zhàn)者賽上,她竟然輸給了賽前并不被看好的格魯吉亞“紅顏殺手”約謝里阿妮,痛失挑戰(zhàn)權。1995年,蘇珊卷土重來,在挑戰(zhàn)者賽上,她以5.5比1.5戰(zhàn)勝前世界冠軍奇布爾達尼澤,順利獲得挑戰(zhàn)權。1996年在西班牙哈恩,蘇珊以8.5比4.5戰(zhàn)勝我國棋手謝軍。成為歷史上第八位女子世界冠軍。
九、諸宸(1976年3月16日出生于中國浙江溫州)
諸宸的驕人戰(zhàn)績使她一直被棋界公認為世界冠軍的有力爭奪者,但諸宸獲得世界冠軍的道路卻充滿曲折。1995年諸宸以世界青年冠軍身份參加在摩爾多瓦舉行的區(qū)際賽,遺憾地只獲得第19名,未能出線;2000年,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的首屆淘汰賽制世錦賽上,由于缺乏經(jīng)驗,第一輪就被美國姑娘克魯什淘汰,再度飲恨。
經(jīng)過幾年失敗和挫折的磨礪,直到2001年在莫斯科,諸宸終于“時來運轉(zhuǎn)”。她先后將2000年亞洲女子冠軍越南棋手黃清莊、南斯拉夫名將馬里奇以及前世界冠軍齊布爾達尼澤淘汰出局。決賽中,面對俄羅斯的美女科斯堅紐克,諸宸憑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頑強的作風,苦戰(zhàn)八局,最終以五比三的總比分戰(zhàn)勝了對手,榮登棋后寶座。成為棋史上第九位女子世界冠軍。
2002年3月,諸宸在阿聯(lián)酋迪拜舉行的國際棋聯(lián)大獎賽第一輪中,勇勝當時的國際棋聯(lián)世界冠軍波諾馬廖夫,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正式比賽中戰(zhàn)勝現(xiàn)役男子世界冠軍的現(xiàn)役女子世界冠軍。
諸宸1999年與卡塔爾特級大師穆罕默德喜結連理,并于2004年做了媽媽,2006年諸宸加入卡塔爾國籍。
十、安托妮塔-斯坦芳諾娃(1979年4月19日出生于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
2003年6月,斯坦芳諾娃成功晉升男子特級大師。成為世界上第九位獲得此殊榮的女棋手。
2001年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首次參加世錦賽的斯坦芳諾娃在第二輪以0比2負于旅居荷蘭的前中國棋手彭肇勤,被淘汰出局。
2004年6月,斯坦芳諾娃轉(zhuǎn)戰(zhàn)俄羅斯埃利斯塔世錦賽,在整個比賽中,斯坦芳諾娃始終發(fā)揮穩(wěn)定,接連淘汰了中國棋手譚忠怡、俄羅斯棋手瓦西列維奇、烏克蘭名將茹科娃、德國老將卡西婭妮、格魯吉亞的德扎格尼澤和前世界冠軍齊布爾達尼澤殺入決賽,并在決賽中以2.5比0.5的絕對優(yōu)勢擊敗俄羅斯棋手科瓦列夫斯卡婭,一舉登上世界冠軍寶座。成為歷史上第十位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十一、許昱華(1976年10月29日出生于中國浙江金華)
2000年是許昱華厚積薄發(fā)的一年。8月在沈陽舉行的首屆國際象棋世界杯賽上,許昱華在謝軍、王蕾、王頻等隊友紛紛落馬的不利形勢下,頂住壓力,在半決賽和決賽中接連戰(zhàn)勝瑞典名將克拉姆林和歐洲冠軍烏克蘭特級大師茹科娃獲得冠軍,捍衛(wèi)了中國女棋手在世界的領先地位。
2001年莫斯科世界錦標賽上,許昱華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四強,在半決賽中快棋加賽負于俄羅斯棋手科斯堅紐克。
2002年在印度海德拉把舉行的第二屆國際象棋世界杯賽上,許昱華連克勁敵,殺入決賽。最終以1勝1和擊敗保加利亞名將斯坦芳諾娃再獲世界杯冠軍。
2002年斯洛文尼亞布萊德奧賽和2004西班牙馬洛卡奧賽上,許昱華兩度與隊友合作,兩度幫助中國隊蟬聯(lián)奧賽冠軍。
2006年,許昱華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世錦賽上,一路過關斬將先后擊敗越南棋手黃春清潔、烏克蘭棋手烏什尼娜、俄羅斯名將小科辛采娃、2004年世錦賽亞軍俄羅斯棋手科瓦列夫斯卡婭、俄羅斯名將馬特維耶娃闖入決賽。最終在決賽中以2勝1和絕對優(yōu)勢擊敗1999年世界亞軍俄羅斯名將加里亞莫娃,榮登世界棋后寶座!同時也是國際象棋史上的第一位“準媽媽”世界冠軍。整個世錦賽上,未失一盤,優(yōu)勢明顯!同時,按照國際棋聯(lián)2005年最新規(guī)定,許昱華獲得男子特級大師稱號。成為歷史上第12位獲得此稱號的女棋手。最難得的是,許昱華是世界上唯一一位同時獲得奧賽、世界杯和世錦賽三項冠軍的棋手!
十二、科斯堅紐克(1984年4月23日出生于俄羅斯的彼爾姆)
2001年年底,年僅17歲的科斯堅紐克在莫斯科女子國際象棋世錦賽上,先后擊敗美國棋手莎哈德、越南名將黃清莊、俄羅斯同胞加里亞莫娃、法國名將斯科里普琴科和中國棋手許昱華,殺入決賽。最終在決賽中,與中國棋手諸宸大斗八盤棋,在超快棋加賽中落敗,屈居亞軍。
這次世錦賽后,科斯堅紐克被國際棋聯(lián)選為全球國際象棋形象大使。
2004年,科斯堅紐克在德國德累斯頓舉行的第五屆歐錦賽與荷蘭名將彭肇勤在11輪慢棋賽后并列積分榜榜首,最終在快棋賽中以1.5比0.5勝出獲得冠軍,并因此晉升男子特級大師,成為歷史上第十位獲此殊榮的女棋手。
2007年4月,科斯堅紐克生下了女兒弗朗西斯卡。
2008年俄羅斯納爾奇克世錦賽中,24歲的俄羅斯棋手科斯堅紐克先后擊敗伊朗棋手波爾卡什妍、俄羅斯棋手小科辛采娃、烏克蘭的烏什尼娜和瑞典老將克拉姆林,殺入決賽。決賽中,她憑借豐富的經(jīng)驗和良好的發(fā)揮,以2.5比1.5戰(zhàn)勝了年僅14歲的中國小將侯逸凡,成為國象歷史上的第12位女子世界冠軍。中國小將侯逸凡也成為國際象棋歷史上進入世界冠軍賽決賽年齡最小的棋手。
十三、侯逸凡(1994年2月27日出生于中國江蘇興化)
2010年,女子世錦賽來到了土耳其安塔基亞。16歲的中國棋手侯逸凡已經(jīng)從初出茅廬的新星變成了各路高手重點研究防范的對手。盡管如此,侯逸凡仍然發(fā)揮出了高人一籌的水平。她先后淘汰厄瓜多爾棋手赫列迪亞、俄羅斯棋手羅曼科、前女子世界冠軍諸宸、烏克蘭名將拉諾、賽會等級分最高的印度名將科內(nèi)魯和隊友阮露斐,令人信服地登上了夢寐以求的世界冠軍寶座,成為第13位女子世界冠軍!
2011年,國際棋聯(lián)重新舉辦對抗賽制的世界冠軍賽,這也是國際棋聯(lián)在12年后重新將世界冠軍賽制改回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賽形式。印度棋手科內(nèi)魯憑借女子大獎賽亞軍身份(冠軍是侯逸凡)獲得了向現(xiàn)世界冠軍侯逸凡發(fā)起挑戰(zhàn)的資格。2011年11月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舉行的世界冠軍對抗賽中,侯逸凡發(fā)揮出色,以3勝5和,5.5分比2.5分的較大優(yōu)勢戰(zhàn)勝科內(nèi)魯,提前兩輪成功衛(wèi)冕。她也成為繼謝軍之后,國際象棋歷史第二位同時在淘汰賽制和對抗賽制中奪冠的棋手。同時也是繼謝軍之后,第二位成功衛(wèi)冕的中國棋手。
2013年9月20日晚,“泰州·中國醫(yī)藥城杯”女子國際象棋世界冠軍賽傳來好消息。中國棋手侯逸凡執(zhí)白先行戰(zhàn)勝現(xiàn)任棋后烏克蘭棋手烏什尼娜,以總比分5.5比1.5的較大優(yōu)勢,成功奪回世界棋后頭銜。這也是侯逸凡繼2010年和2011年之后,第三次登上世界棋后寶座。能在不到20歲的年紀,三次問鼎棋后寶座,這在國際象棋歷史上是前無古人的。
北京時間2016年3月15日凌晨,2016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賽在烏克蘭利沃夫市波托茨基宮結束了第9局的爭奪。中國棋手侯逸凡執(zhí)白擊敗現(xiàn)役女子世界冠軍瑪麗婭·穆茲丘克。最終憑借9戰(zhàn)3勝6和,總比分6比3的出色發(fā)揮戰(zhàn)勝對手,再度加冕國象女子世界冠軍,這也是侯逸凡繼2010年和2011年、2013年之后,第四次加冕國象世界棋后桂冠。
十四、烏什尼娜(1985年)
2012年12月1日晚俄羅斯?jié)h特·曼西斯克共和國消息,國際象棋女子世錦賽決賽加賽結束,烏克蘭棋手烏什尼娜在兩盤決賽加賽中,以一和一勝的戰(zhàn)績,戰(zhàn)勝前世界冠軍、保加利亞名將斯坦芳諾娃,獲得2012年國際象棋女子世錦賽冠軍!烏什尼娜于2013年接受中國的前世界棋后侯逸凡的挑戰(zhàn)。
賽前等級分僅僅為2452分,排名僅列第30位的烏什尼娜一黑到底,擊敗了2004年的棋后得主斯坦芳諾娃,在摘得世錦賽桂冠的同時獲得了棋后(第14位棋后)的頭銜。這樣的結果恐怕賽前連烏什尼娜自己都沒有想到。不過,這就是體育運動的魅力,在64格棋盤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fā)生。在女子國際象棋這一高手之間實力相差并不大的運動中,在淘汰賽這樣的賽制之下,棋局的偶然性會大大加強。不過,烏什尼娜在晉級道路上也淘汰了安娜-穆茲丘克、大科辛采娃、居文君和斯坦芳諾娃這樣的一線名將,這樣的表現(xiàn)也完全配得上本次比賽的冠軍。
十五、瑪麗亞·穆茲丘克(1992年)
北京時間2015年4月6日凌晨,在世界錦標賽最后一輪的爭奪中,雙方激戰(zhàn)成和。22歲的烏克蘭國際特級大師瑪麗亞·穆茲丘克(小穆茲丘克)以2.5:1.5戰(zhàn)勝俄羅斯棋手波格妮娜激,如愿成為新的世界棋后。這樣在世界等級分第一侯逸凡、第二小波爾加均未參賽的情況下,小穆茲丘克一舉摘得世界錦標賽冠軍,成為女子國象歷史上的第15位棋后。
十六、譚中怡(1991年5月29日出生于中國重慶)
為期21天的2017年國際象棋女子世錦賽于北京時間3月3日晚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落下帷幕。最終,中國棋手譚中怡在決賽加賽25分鐘快棋比賽中,以1勝1和擊敗烏克蘭棋手安娜-穆茲丘克,首次摘得棋后桂冠,并獲得冠軍獎金6萬美元。譚中怡成為國象歷史上第16位棋后,也是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之后,中國第五位國象女子世界冠軍。
下一位女子棋后將在世錦賽冠軍譚中怡與2015-2016國際棋聯(lián)女子大獎賽總冠軍居文君之間產(chǎn)生,雙方將通過冠軍對抗賽的形式?jīng)Q出勝負,這場中國德比戰(zhàn)預計將在2018年進行。
十七、居文君(1991年1月31日出生于中國上海)
5月18日下午,“萊茵體育杯”2018世界國際象棋女子錦標賽冠軍對抗賽決勝局在重慶上邦酒店戰(zhàn)罷。最終,決勝局挑戰(zhàn)者、上海棋手居文君執(zhí)白弈和現(xiàn)任棋后、重慶棋手譚中怡,居文君以10戰(zhàn)3勝5和2負,總比分5.5比4.5,獲得本次比賽冠軍,這是居文君在多次代表中國女隊奪得奧賽、世團賽冠軍后,首次染指世界國象女子個人桂冠,成為國象史上第17位女子世界冠軍,也是繼謝軍、諸宸、許昱華、侯逸凡、譚中怡之后中國第六位國際象棋女子世界冠軍,也是上海首位國際象棋女子個人世界冠軍。并獲得優(yōu)勝獎金12萬歐元(稅后),約合人民幣90萬元。
11月23日,2018國際象棋女子世錦賽在俄羅斯?jié)h特曼西斯克落幕。中國棋手居文君憑借加賽戰(zhàn)勝俄羅斯棋手拉戈諾,奪得本屆世錦賽冠軍,這也是居文君繼5月份國象女子世界冠軍對抗賽戰(zhàn)勝譚中怡奪冠后,一年之內(nèi)兩奪國象女子世界冠軍。
相關搜索